CXSH产业集团 | 碳市场周报(2025/4/14-4/20)
一、政策发布
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https://www.miit.gov.cn/jgsj/jns/gzdt/art/2025/art_abcf0fecf24a4f15923f57406ec9e494.html
关于印发《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的通知(发改能源〔2025〕363号)https://www.ndrc.gov.cn/xxgk/zcfb/tz/202504/t20250414_1397185.html
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https://www.mee.gov.cn/xxgk2018/xxgk/xxgk06/202504/t20250415_1114934.html
二、国内动态
国家发改委印发《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方案》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
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《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,提出通过零碳燃料掺烧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,要求新一代试点机组度电碳排放较2024年降低10%-20%。方案明确新建机组需预留低碳改造条件,现役机组鼓励实施低碳化升级,并强化深度调峰、负荷响应及智能运行等技术指标,要求现役机组最小出力达25%-40%额定负荷,新建机组设计煤耗不高于270克/千瓦时。此外,支持煤电与新能源联营,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优先并网,并通过REITs等政策拓宽融资渠道。
工信部部署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 覆盖钢铁、水泥等重点行业
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》(工信厅节函﹝2025﹞120号),明确2025年将围绕重点行业领域、重点用能设备及违规企业整改开展节能监察。任务包括对钢铁、炼化、水泥、电解铝、数据中心等行业实施全覆盖能效监察,核查电机、变压器等设备能效达标情况,并对2024年违规企业整改进行“回头看”。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执法,加强能力建设,推广数字化监管手段,强化结果应用,推动企业节能改造。各省级部门需于2025年4月25日前报送监察计划,12月15日前提交年度总结。
第四届P4G峰会在越南河内举行 中方宣介绿色转型成果
2025年4月16日至17日,第四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(P4G)峰会在越南河内召开,主题为“包容、可持续、创新、以人为中心的绿色转型全球伙伴”。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率团出席,宣介中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、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举措,强调中方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,加强国际气候合作。峰会期间,中方访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,就大气治理、气候变化等达成合作共识,计划落实中越联合声明中环境治理相关内容。P4G倡议由丹麦、荷兰等2018年发起,旨在推动公私部门合作促进绿色增长。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、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等多国领导人参会致辞。
生态环境部部署2025年全国碳市场重点工作 强化数据质量与配额管理
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发电、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2.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需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,要求各省份2025年5月10日前公布2024-2025年度钢铁等行业名录,10月底前完成2026年度名录公示。文件强调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,要求企业按月存证排放数据,并严格开展年度核查及技术服务机构评估。配额管理方面,发电行业2024年度配额预分配于4月启动,钢铁等行业配额核定与清缴工作需在10月前完成。通知还要求各地加大能力建设与监督执法力度,确保碳市场平稳运行。
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份《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“知识会”》
2025年4月15日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份《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“知识会”》,作为试点首份指南,以问答形式解决共性问题,兼具实用性、权威性和时效性。该指南分为基础知识、试点内容和试点实施三部分,涵盖概念、认证程序及分工等要求,旨在提升试点实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。文件综合了相关部门、试点地区和机构的意见,结合政策与实际,提供问题解决方案。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梳理试点问题,加强答疑与保障,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。
国家能源局:3月核发绿证1.74亿个,同比增9倍
4月17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3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,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.74亿个,同比增长9.39倍,其中可交易绿证1.44亿个,占比82.26%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.07万个。2025年1-3月,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6.62亿个,其中可交易绿证4.56亿个。截至2025年3月,全国累计核发绿证56.17亿个,其中可交易绿证38.35亿个。
江苏省发布《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助力低碳转型
2025年4月15日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《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5月12日。该指南旨在规范全省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工作,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,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。指南内容涵盖核算范围、方法及数据管理要求,适用于工业园区碳排放量的科学计量与报告。公众可通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查阅全文并提出建议。此举是江苏省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,为全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提供参考。
深圳市启动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
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通知,部署全市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。本次诊断聚焦钢铁、乙烯、锂电池、数据中心等12个重点行业及信息基础设施,由专业机构免费为企业提供工艺流程、能源管理、碳足迹核算等系统性诊断,并提出改造建议。全市计划完成至少45家企业诊断,各区需于4月27日前报送工作计划,服务机构须在11月30日前提交诊断报告至指定平台。通知强调自愿参与原则,要求加强跟踪服务与政策统筹,推动节能技术应用与改造落地。
我国氢能计量技术获重大突破首台70兆帕加气机检定装置研发成功
4月15日,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直管结构70兆帕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正式通过验收。该装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,可兼容35兆帕和70兆帕两种工作压力,其直管结构设计更适应高压气体特性。项目负责人于斌表示,该装置符合最高防爆等级要求,能有效解决现场弱电设备安全问题,同时兼具使用便捷和成本优势。此项突破为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计量技术支撑,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。
20家储能头部企业闭门商讨行业自律 剑指"内卷式"恶性竞争
4月15日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20余家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召开闭门座谈会,就防止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行业"内卷式"恶性竞争进行专题讨论。参会企业包括远景储能、阳光电源、华为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,会议审议了《逆变器和储能行业健康发展倡议》。据悉,该倡议目前已完成首轮意见征求,内容暂未涉及价格、配额等敏感条款,旨在引导行业有序竞争。这是继光伏、风电行业后,储能领域首次开展的自律行动,标志着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开始协同应对市场过度竞争问题。
三、国际动态
交易纪录。一周内两项协议合计锁定超1100万吨永久性碳清除量,标志着碳移除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。微软表示,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,未来碳清除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。这两项突破性协议展现了科技巨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持续投入。
阿曼与荷兰签署三项氢能合作协议共建全球首条液化氢出口走廊
4月15日,阿曼苏丹国与荷兰王国签署三项氢能合作协议,重点推进液化氢出口走廊、氢气和二氧化碳管道运输基础设施建设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联合开发全球首条连接阿曼杜库姆港、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和德国杜伊斯堡港的液化氢商业出口走廊,该走廊符合欧盟可再生燃料标准,建成后将助力阿曼巩固全球绿色氢能生产和出口枢纽地位。协议还包括与荷兰皇家孚宝公司(Royal Vopak)的合作项目,旨在加强氢能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绿色氢能国际贸易发展。
英国计划2030年95%电力生产来自低碳能源
英国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近期宣布,计划2031年前为目前在英国的80个输电项目提供40亿英镑(约合382亿元人民币)的资本补贴,用于扩大英国的输电网络规模,以期2030年实现95%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这一目标。英国能源大臣迈克尔·尚克斯表示,“这一措施意味着我们将在2030年前建成提供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,并建立一个能永久降低电费的能源系统”。